苏州起草全国首个低空噪声标准

随着低空经济加速起飞,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无人机等新型航空器正频繁穿梭于城市上空。然而,这些“空中精灵”在带来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噪声问题。2024年7月,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立项的《低空飞行垂直起降点噪声控制规范》标准成功入选2024年度苏州市地方标准(低空经济专项),负责低空飞行器垂直起降点噪声控制、飞行器噪声检测等地方标准起草及发布,并配合参与低空飞行噪声控制设计,如今开始正式编写,这标志着全国首个针对低空飞行噪声的系统性控制方案落地。这一标准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城市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平衡支点,其意义深远而多维。

噪声问题:低空经济腾飞背后的“痛点”

低空飞行器的起降噪声具有高频、近距离、突发性强等特点。例如,eVTOL在垂直起降阶段,旋翼产生的噪声可达70分贝以上,相当于繁忙街道的噪音水平,若缺乏有效控制,可能对居民生活、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造成干扰。

  • 现实挑战目前低空飞行器噪声评估缺乏统一标准,部分区域存在“噪声准入模糊”“声屏障设计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居民投诉频发。

  • 行业需求:以亿航智能EH216-S为代表的eVTOL虽强调“低噪音”,但在大规模商业化运营中仍需明确噪声限值和管控措施,否则可能制约应用场景的拓展。

 

苏州标准的“四大核心突破”

《低空飞行垂直起降点噪声控制规范》针对痛点,从技术到管理全面覆盖,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苏州方案”:

  1. 噪声准入机制:明确不同场景下的噪声限值(如居民区≤55分贝、商业区≤65分贝),并建立飞行器噪声检测体系,从源头筛选低噪声机型。

  2. 声屏障设计与智能监控:规范声屏障的材料、高度、布局,并要求起降点配备实时噪声监测系统,数据接入城市管理平台,实现动态调控。

  3. 航路优化与时间管控:通过飞行高度、路径规划减少噪声覆盖范围,并规定夜间及敏感时段禁飞,平衡运营效率与居民权益。

  4. 跨学科协同治理:联合声学、航空、城市规划等多领域专家,确保标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例如,声研院在沿江高速的声屏障示范项目已验证技术可行性。

     


为何这一标准具有里程碑意义?

1. 为城市治理提供“技术+制度”双保险
标准不仅解决噪声本身,更通过智能监控、数据共享(如与苏州市低空飞行服务监管平台联动)构建闭环管理体系。例如,常熟市已通过“噪声地图”技术实现区域噪声可视化,为政策执行提供依据。

2. 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噪声控制是低空飞行器适航认证的关键指标之一。苏州标准的实施将倒逼企业技术创新,例如亿航智能的冗余降噪设计、青岛蔚蓝空间的全倾转旋翼技术优化,均需符合地方规范。同时,标准为产业链上下游(如声学材料、智能传感器企业)创造新市场,预计带动苏州数亿级产业规模。

3. 探索“人-机-环境”共融的未来城市范本
通过规范起降点布局(如远离居住区、配套绿化隔离带),苏州正打造“空中交通与地面生活”和谐共生的新模式。这一经验未来可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未来展望:从“静音起降”到“智慧天空”

苏州标准的落地仅是起点。随着低空经济场景的扩展(如物流、急救、文旅),噪声控制需与更多技术融合:

  • AI预测与主动降噪:利用声研院研发的“AI声场调控技术”,动态调整飞行器运行参数,实现噪声智能抑制。

  • 社区共治模式:通过公众参与噪声监测(如手机端反馈平台),形成政府、企业、居民的协同治理网络。

正如亿航智能创始人胡华智所言:“安全与环保是低空经济的生命线。”苏州以噪声控制为切入点,正在书写一部“科技向善”的城市发展新篇章。当低空飞行从科幻走进现实,噪声治理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对城市人文关怀的深度考量。

苏州的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标准与创新的管理,我们完全可以在产业爆发与居民福祉之间找到平衡点。

未来,这片“静音”的天空,或将承载更多关于智慧城市的无限可能。

 

附件为链点研究院摘录的征集编写单位通知:

关于征集《低空飞行垂直起降点噪声控制规范》地方标准参编单位和参编人员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低空飞行垂直起降点噪声控制规范》地方标准由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立项,并获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该标准旨在提供科学、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案促进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的和谐共存。

为提升标准的开放性、公正性和实用性,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标准起草及宣贯单位,欢迎相关单位积极参与。报名截止至 2025 年 3月底。

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起草单位、起草人资格条件

起草单位应为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具备行业代表性和较强的制造或科研能力,重视标准化工作,并能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单位近三年内(含成立不足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的安全、环保、质量事故。

 

标准起草人应熟悉行业,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并能积极参与标准编制工作。

 

二、流程说明

《低空飞行垂直起降点噪声控制规范》地方标准由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写。请有意参与标准起草的单位填写《地方标准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确认表》,加盖单位公章,并于 2025 年3月底前通过邮件或传真送达起草工作组。

三、工作组

联系人:施海霞、朱腊梅

电话:18405220106(施)、18896975012(朱)

邮箱:shihaixia@iat-center.com

联系地址: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院路5号

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5年02月08日

来源于低空经济链点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