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各省市低空经济最新政策汇总分析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广泛体现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全国各地政策频出,通过立法、资金支持、推动低空经济迅速发展。
在2024年地方两会上,“低空经济”四个字不断出现,也印证着这个行业发展蕴含的潜力。北京、广东、安徽、山西、四川等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及“积极探索发展低空经济”,各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力争低空经济“第一城”的地位。
此外,安徽、江苏、江西、重庆等地也将发展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新兴产业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各地似乎都铆足了劲儿,要尽快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领跑者,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实际上,在2024年以前,就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发展相关产业并取得一定进展了。
国家将低空经济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其发展。2021年2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将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2024年3月27日,四部委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出2027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并从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动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构建高效融合产业生态等五大领域提出了20项具体任务。
在相关政策扶持驱动下,低空经济产业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为积极响应号召,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规划以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全国多个省级地区颁布相关政策,并将低空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包括北京、广东、福建、河南、湖南、山东、安徽、上海、浙江、四川、重庆、黑龙江、新疆、海南、江苏、江西、辽宁、山西、陕西、云南、内蒙古等地区。
在2021至2024年间,深圳、广州、苏州、无锡、合肥、芜湖、成都、武汉、福州等多个地市积极推出了针对低空经济发展的具体执行政策及细则,明确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和详细规划。政策主要涵盖基建、应用场景拓展、产业链培育和项目投资补助,助力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深圳市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实施了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已先后批准了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海南等省份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已经经历了20多年,继2000年国家将航路航线移交给民航管制指挥后,新一轮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在空域管理领域展开的又一次重大改革。集中试点期间,在初步形成了试点地区低空监视与通信服务保障能力的基础上,组织试点地区共划设各类低空空域254个,为我国低空空域改革作出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丰富经验。
这些地区里,有先行者,也有后来者;有的地区依托国际航空港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低空经济领域产业引进;有的地区挖掘传统的通用航空发展优势、进一步拓展产业疆域;有的地区小巨头企业集聚,产业链优势明显;还有的地区大胆创新,从管理审批层面深化改革,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探索道路。